刘德彪,1957年10月出生,男,河北清苑县正各庄人,1983年6月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,学士学位。1983年7月-2000年10月在保定市北市区教科所任研究员,2000年11月至今在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工作。副高职称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保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。参与了《中学生古文观止》《历代诗话人系》《普通书法》等书的编辑以及“燕下都瓦当艺术”的科研课题。
在幼时耳濡目染 在大学得益于师
刘德彪出生在清贫的家庭中,受到故里盛行练习书法的风气以及本族叔叔擅长书法的影响,使他对书法产生了向往。同时,在他小学三年级时,学校开设了书法课,这让他学习书法的愿望得以实现。当刘老师在回忆儿时的岁月时,他感慨道:“小时练习书法,很单纯,就想怎么把它练好。当得到老师的赞赏时,心里就会感到莫名的快乐。可是,现在不一样了,社会变得更加复杂,可我还是尽力远离这些尘世的影响,尽量保持一颗宁静致远的心。”
而后,他步入了大学,选择了中文专业,但他热爱书法的心却始终没变。其间值得庆幸的是,他得到了熊任望老师的精心指导,书法水平得到了提升。谈到前辈,刘德彪十分感激地说:“这些老师诲人不倦,对向他们问书法、求学问的人倾囊相授。不管是在学问上,还是在做人上,永远是我的榜样,他们是我和很多人的恩师。”从小到大,刘德彪练习了多种书法字体,他说:“说到我曾经练习过的字体,有隶书、楷书,行书等。学习的主线是唐代书法家的笔墨,比如柳公权、颜真卿、褚遂良等等。不过我最喜欢的是‘二王’——王羲之和王献之的书法,他们的书法平和而超逸,笔势委婉含蓄,遒美健秀。”
涵养重于技法 修身同时养性
刘德彪不仅是一个书法家,更是一个文化爱好者。他说,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积淀,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壤,书法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滋养出来的美丽的花朵之一。他认为,书法中的文字是形式,其中的文化才是精髓。纵使书法拥有高超的技艺,要是没了其中的文化涵养,那它就像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一样,难以生存。于此,他有些许无奈:“我在日常生活中,除了练习书法,我还学习一些儒家经典,也许是上了年纪了,收获的也不满意。”虽已年近花甲,但他仍有这种活到老、学到老的志向,让我们不禁想起了曹操的诗句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”。
常言道,习书法能修身养性。在亦静亦动中,他领悟到了些许道理。为人要端正,不要过分追逐名利,更不要被名利冲昏了头脑。刘老师十分赞同“字如其人”的说法,字就像一面镜子,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、情操、修养、格调。当自己的作品不断得到提升时,他也更加清醒看到了自己的不足。他谦逊地说:“在三十年前,有人说我是书法爱好者,我会很高兴;在二十年前,有人对我说好话,我暂且接受;但现在,有人表扬我,我很惭愧。如果有人赏识我的字作,我会赠送给他,要是有人拿我过去的作品来换我现在的字作,我更加愿意。因为从纵向的角度看,自己还处在幼稚的书法阶段,我力争做得更好一点。”正如苏格拉底曾说“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”,刘老师看待自己的态度所折射出来的智慧,是他拥有良好的书法能力的表露吧。
同时,刘老师把“文以载道”类比到书法当中,强调“书以载道”的观点。书法除了能丰富人生之道,还能让人感悟人生之道。他说:“在练习的过程中,不仅会很辛苦,还要忍得住寂寞。书法是一个精神上的陶冶,也是一个道义上的陶冶,从这其中我能获得其他东西带不来的快乐与愉悦,它是我生活的调节剂。
知恩图报 关心教育
当聊到当前国内某些书法人士把自己的作品拿到许多国家展览,回国后,就声称自己的作品在国外某知名展览中展过,以提高作品在国内的知名度的例子时,刘老师表明了自己的看法,他说:“面对一个现象,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它。这个现象的利处在于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,提升中国在国外的文化影响力。弊在于过于追求名利、爱慕虚荣的心态不好。习书法最要不得这样浮躁的心态。”当说到国家不断重视书法教育工作时,刘老师倍感欣慰:“书法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最基本的美学,书法是我们国家的艺术骄傲,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传承,近几年来,书法再次得到社会的瞩目,便是传统文化受到关注的一个表现。
刘老师表示,在过去的日子里,很多老师帮助过他,现在,自己作为一名老师,也很乐意把书法的心得、体会与学生分享,也算是对恩师的一种特殊的报答方式。说到初步学习书法,刘老师表示:“对于初学者,端正路子很重要,不要经常换碑帖,要把一种字体练精,能够运用自如。这样接受其他字体就能触类旁通,以精带薄,以薄养精。”
(记者 张秀丽 陈伟)